春景空院落花深

绿沈空院雨,依约旧谁家。
已废惟芳草,尤深是落花。
阴阴迷燕垒,籍籍失蜂衙。
数点埋香玉,千枝委雪沙。
楼残金谷障,路合玉钩斜。
唤醒弓弯舞,天风即海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景空院落花深》是元代诗人刘辰翁创作的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内涵,在中国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介绍:

  1. 作者生平: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宋吉州庐陵人,元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宋朝的灭亡与元朝的建立,这一历史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刘辰翁少时即有才名,曾参加过理宗景定三年的廷试,但因直言不讳而得罪贾似道,被置于丙第,后因亲老辞官隐居,晚年则以吟咏自娱。

  2. 诗词原文及翻译:绿沈空院雨,依约旧谁家。已废惟芳草,尤深是落花。阴阴迷燕垒,籍籍失蜂衙。数点埋香玉,千枝委雪沙。楼残金谷障,路合玉钩斜。唤醒弓弯舞,天风即海涯。

  3. 诗意解析:《春景空院落花深》通过对春天庭院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的“绿沈”形容雨水使庭院显得更加幽深,“依约旧谁家”则让人联想到曾经熟悉的场所,但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已废惟芳草,尤深是落花”展现了庭院中芳草不再、落花满地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阴阴迷燕垒,籍籍失蜂衙”描绘了燕子垒巢和蜜蜂失群的动态,进一步衬托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最后两句“唤醒弓弯舞,天风即海涯”则通过“弓弯舞”的形象比喻,表现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豪情壮志。

《春景空院落花深》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更通过景物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沉浮,是研究元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