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制笔生许文瑶

许生精艺谁可及,材用刚柔以制笔。
水盆洗出紫兔毫,便觉文章生羽翼。
蒙恬将军为动色,为是秦王旧时物。
丞相斯曾从驾行,载此篆书封禅碣。
从秦至今几千载,兔尚存皮竹可采。
利济天下功不有,入手千人万人爱。
我昔为郎居粉署,用笔唯于许生取。
轻衫日对紫薇花,写遍江淹梦中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制笔生许文瑶》是宋代末期诗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诗,赞扬了许生精湛的制笔技艺和文章的飞翔力量。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作背景:《赠制笔生许文瑶》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宋末元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有忧国忧民之心,而制笔这一技艺,不仅是一种实用艺术,更蕴含着文人的情怀寄托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刘辰翁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对于制笔工艺的精妙之处更是赞叹不已。
  2. 诗作内容:诗中“许生精艺谁可及,材用刚柔以制笔”表达了对许生制笔技艺的高度赞扬,认为其技艺之精巧无人能及。接着“水盆洗出紫兔毫”,则描绘了许生制笔过程中选用的材料——紫兔毫的珍贵与卓越。“便觉文章生羽翼”,则是说经过精心制作的毛笔,仿佛赋予了文章以飞翔的力量,使得作品更具灵动与美感。最后一句“蒙恬将军为动色,为是秦王旧时物”,则是指这把毛笔曾为秦始皇时期的蒙恬将军所喜爱,成为古代文化传承的象征。
  3. 诗作艺术特色:刘辰翁的《赠制笔生许文瑶》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诗篇采用了典型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其次,通过对许生制笔技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制笔工艺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刘辰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此外,诗中融入了历史典故,如秦始皇时期的蒙恬将军,以及丞相王斯等历史人物,使得整首诗歌不仅局限于赞美制笔技艺,更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4. 诗作意义:从文学角度来看,《赠制笔生许文瑶》不仅是对许生制笔技艺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激励人们继续探索、保护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深入了解《赠制笔生许文瑶》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背景、艺术特色及其文化意义,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制笔工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