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其四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响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辰翁的《念奴娇·其四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词。下面将对其作简要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1. 诗词原文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响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2. 诗词赏析

  • 意境描述:诗中通过“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展现了诗人期待朋友回归的心情,同时描绘了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哲理感悟:诗句“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的感慨。
  • 友情表达:“响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情感。
  • 生活态度:“我本高卧墙东”,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 艺术手法:全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技巧,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念奴娇·其四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展现个人品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念奴娇·其四和臞山用槐城韵见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