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 其一 · 水后

昨朝晴,今朝雨。渺莽遽如许。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剪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勃窣荷衣,堕泪少乾土。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祝英台近·水纵横》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经典作品。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词作以豪放、激昂著称,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2. 词作原文

翠帘揭。昨宵银汉中间,星影半明灭。西北楼高,飞梦画堂阔。轻罗小扇无情,欺侬漂泊,待秋冷、有人抛撇。

  1. 词的意象解析
  • 青山倒影:词中“水纵横”描绘了宽广的水系和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词人心中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追求。
  • 身世飘摇:通过“水动则倒影动”的比喻,辛弃疾表达了自己如同水上浮萍般的动荡不定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受。
  1. 词的艺术特色
  • 豪放风格:辛弃疾的词作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著称,此词亦是如此。它通过宏大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情感表达,体现了宋代词坛的典型特征。
  • 情景交融:词中将自然美景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词人的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词的主题思想
  • 人生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词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 家国情怀:在表达个人感情的同时,辛弃疾的词作也流露出对家国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一种深厚的爱国情感。

《祝英台近·水纵横》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情感色彩。词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精神,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