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其三和朱约山自寿曲,时寿八十四

五朝寿俊,算生平占得、淳熙四四。三万六千三万了,剩有一千饶底。三百年间,和风丽日,几个能销此。约山山笑,先生不负山矣。
今岁甲子重阳,待重数,五百十三甲子。吟万首诗更自和,岁岁寿诗自喜。若比潞公,如今年纪,犹是平章事。先生抚掌,问他闲日能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其三和朱约山自寿曲》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作品。下面将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内容和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在宋末元初的社会大动荡中,他以诗作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民族气节的坚守,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
  1. 创作背景
  • 和作关系:《念奴娇·其三和朱约山自寿曲》是为朱约山而创作的自寿词,时年八十四岁。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与朱约山深厚的友谊和对其长寿的美好祝愿。
  1. 作品原文
五朝寿俊,算生平占得、淳熙四四。  
三万六千三万了,剩有一千饶底。  
三百年间,和风丽日,几个能销此。  
约山山笑,先生不负山矣。  
今岁甲子重阳,待重数,五百十三甲子。  
吟万首诗更自和,岁岁寿诗自喜。  
若比潞公,如今年纪,犹是平章事。  
先生抚掌,问他闲日能几?  
  1.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刘辰翁运用抒情手法,将自身的感慨和对友人朱约山的祝福融合在一起,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 语言风格:刘辰翁的语言风格独特,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又有深情细腻的一面,能够将复杂的情感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表达出来。
  1. 文化影响
  • 文学价值:《念奴娇·其三和朱约山自寿曲》不仅作为一首自寿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后世影响:这首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激励着无数后人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念奴娇·其三和朱约山自寿曲》不仅是刘辰翁个人情感与志向的写照,更是其对历史、文化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和表达。它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文化素养,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