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北寒声动。渺黄昏、叶满长安,云迷章贡。最苦周公千年后,正与莽新同梦。五十国、纷纷入中。摇扬都人歌郿坞,问何如、昨日嵩高颂。胪九锡,竟谁风。
当初共道擎天重。奈天教、垓下风寒,滹沱兵冻。寂寞放翁南园记,带得园柑进奉。怅回首、何人修凤。寄语权门趋炎者,这朝廷、不是邦昌宋。真与赝,可能共。
金缕曲 · 其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其九》是近代诗人樊增祥创作的一首词。
冯夷的歌声空自回旋,楚客听来不胜凄凉。《金缕曲·其九》以其哀怨的情调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深刻反思和感慨。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词的开头“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情绪。冯夷,即河伯,在民间信仰中掌管水神,而楚客则指楚国的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词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乱世却难以改变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二句,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力量。这里的“金石”和“杳冥”都是用来形容声音的高亢和深远。通过这样的描述,词人不仅展示了音乐的美妙,也暗示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二句,词人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苍梧和白芷都是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植物,它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某种情感或期待。在这里,它们被用来表达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含着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失落。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两句,词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潇浦和洞庭都是中国南方的水乡,这里的风景优美但也是多事之地。通过这样的描写,词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以景收尾,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里的“数峰青”可能指的是远方的山峦,也可能是对过去的某个具体记忆的隐喻。
《金缕曲·其九》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的词作,更是樊增祥个人情感和经历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历史和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他成功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复杂性结合起来,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人如何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文化追求和精神独立的复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