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其七春暮

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东风起。东风起。种桃千树皆流水。桥边万里。甚老子情钟,明朝后日,又洒送春泪。
春过雨,历历远山如洗。暮云堪共谁倚。诸贤洛下风流散,轻薄纷纷馀几。聊尔尔。问世事。何如自嗅残花蕊。金铜剑履。但陌上相逢,摩挲一笑,铸此几时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辰翁的《摸鱼儿·春暮》是一首宋代词作,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伤情怀

《摸鱼儿·春暮》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词,通过对春天黄昏时分景色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沉思。这首词不仅是刘辰翁个人情感的真实反映,也是南宋时期文人群体普遍心境的写照。下面将从不同维度详细解读这首词: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末,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国难当头的复杂局势。
  • 作者简介:刘辰翁(1233年—1297年),南宋著名诗人,字会孟,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在南宋末年,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晚年归隐山林,其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感伤。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东风起。东风起。种桃千桃皆流水。桥边万里。甚老子情钟,明朝后日,又洒送春泪。”。
  • 译文:夕阳斜照,村烟袅袅,酒肆酒馆,唯有王、谢两家高人雅士。渔夫梦中进入江头柳絮纷飞之地,宁静而平和的西子湖映入眼帘。东风起,吹动着桃花,无数桃花如流水一般纷纷飘落。桥边,远望万里无际。我的情感深深钟爱这些,明日之后,又将洒下春日的泪水。
  1. 词中意象与意境分析
  • 意象分析:词中以“斜阳”、“村烟酒市”等具体景物为载体,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村傍晚图景,同时通过“王谢”一词,暗指权贵之家的生活状态。
  • 意境分析:词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种桃千桃皆流水”,不仅形容了桃花的美丽,也寓意着美好事物易逝、难以长久。
  1. 主题思想与文化价值
  • 主题思想:全词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家国命运的担忧。
  • 文化价值:作为宋代词作,此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学的艺术特色,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刘辰翁的《摸鱼儿·春暮》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词作,它凝聚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兴亡的思考。这首词不仅值得欣赏,更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