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峰寺

寺在高山顶,天寒偶一登。
孤僧营粥饭,诸佛阙香灯。
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见层。
危栏宜老眼,欲去几回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峰寺》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年—1269年),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省莆田市人。他以其豪放派的诗歌风格而闻名,在宋诗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抒发壮志豪情和关注社会现实为主,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2. 诗词原文:《瑞峰寺》
    孤僧营粥饭,诸佛阙香灯。
    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见层。
    危栏宜老眼,欲去几回凭。

  3. 词句注释

  • “孤僧”指孤独的僧人,他们常常在寺庙中修行,过着简朴的生活。
  • “营”在这里指的是准备食物,通常是指僧人准备斋食或简单的饭菜来维持生活。
  • “诸佛”是对佛教中所有佛陀的总称,这里特指寺庙里的佛像。
  • “香灯”则是指寺庙中的供灯,用以照亮僧侣进行念经和祈祷时的道路。
  • “潮落”形容海水退潮,潮水退去后露出的岛屿和沙滩。
  • “林疏塔见层”,描绘了树林稀疏之处可以见到的塔楼层层叠起的景象。
  • “危栏”指高耸的栏杆,常用于保护过往行人的安全。
  • “老眼”意指老年人的眼睛,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因岁月而变得迟钝的目光。
  • “欲去”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去的心情,但又犹豫不决。
  1. 白话译文
    孤寂的僧人正在烧煮着斋饭,诸佛的香灯已经熄灭。
    潮水退却露出的岛屿被分割成无数小块,稀疏的树林中可以看到一座座高耸的佛塔。
    我站在栏杆旁边欣赏这美景,心中充满了不舍,想要离开却又难以割舍。

  2. 创作背景:刘克庄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南宋时期战乱频繁,国势衰弱。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到瑞峰寺期间,当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作者独自登上山顶,感受到了一种凄凉的美和孤寂的氛围。通过描写瑞峰寺的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中的一隅,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3. 名家点评

  • 对于《瑞峰寺》的评价,历史上有学者认为刘克庄的这首诗体现了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 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体现出刘克庄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捕捉能力。

刘克庄的《瑞峰寺》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通过其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邃的情感和哲思。这首诗不仅是刘克庄个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