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五憎

伺夜偏乘隙,逢人辄噬肤。
不饶豫让炭,肯恕玉环酥。
暗空愁逢蝠,虚檐巧避蛛。
吾无红拂妓,姑命小奴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五憎’ 是一句诗。这句诗出自清朝诗人郑燮(郑板桥)的作品《题画·竹石》。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昔日陈北山,南塘赵北堂。
二人各有观物之志趣,各作十咏,笔力高妙。
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复不和,五恨难当。

郑燮(1693-1765),字克柔,一字友石,江南阳湖人,以卖画为生。善画竹、兰、石、菊、兰、梅等花卉。他擅长写意花鸟,能以简练传神的笔墨表现所画对象的神形兼备。其作品风格清新隽逸,质朴自然,奇峭多姿,别具一格,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的诗、书、画皆佳,尤其是他的书法,尤以草书最为著名。他的画作以竹、兰、石、菊、兰、梅为主,这些题材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句话表达了郑燮虽然已经年纪很大,但仍然试图模仿年轻人的风格来创作诗歌的无奈和挫败感。这也体现了他对传统艺术的一种执着和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