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
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
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
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
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
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
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
《与客送仲白葬回登石室》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朋友去世后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诗论家。他出生于莆田(今属福建),早年师从真德秀,以文才进入官场,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他的文学成就卓著,尤其在南宋时期,以其豪放激昂的诗词风格著称,成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诗词原文: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刘克庄的朋友仲白去世之后,通过送葬的场景来抒发自己的哀思和感慨。诗人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看到了天外的鲸鱼和城中的蚂蚁,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去的悲痛。
《与客送仲白葬回登石室》不仅是刘克庄诗歌艺术的一种展现,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