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倡祸翕然随,白昼通都作祟奇。
割肉直将人喂虎,闻声能感类求罴。
忽传先辈逢清雪,失喜衰翁有黑丝。
自古英材须乐育,谓予不信质先师。
十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和》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十和》的全文如下:
一夫倡祸翕然随,白昼通都作崇奇。
割肉直将人餧虎,闻声能感烦求罴。
忽传先辈逢清雪,失喜衰翁有黑丝。
自古英材须乐育,谓予不信质先师。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析:
从诗歌的第一句“一夫倡祸翕然随”开始,作者通过描述一个人发起祸乱的情形,引出了社会动乱的现象。紧接着“白昼通都作崇奇”,则描绘了这种动乱在白天公然进行、令人震惊的场景。第二句“割肉直将人餧虎,闻声能感烦求罴”进一步描述了由于动乱而导致的人与人的冲突,以及因恐惧而引发的各种反应。
接下来的句子“忽传先辈逢清雪,失喜衰翁有黑丝”反映了一种意外的喜悦。这句话可能指的是某个老人突然得知他的子孙中有出类拔萃的人才,从而感到欣慰和喜悦。最后两句“自古英材须乐育,谓予不信质先师”则是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先师教诲的认可。他主张应该注重对优秀才能的培养和教育,这与他之前提到的“自古英材须乐育”相呼应。
《十和》不仅是一首表达社会不和谐现象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育和道德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