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

尚在朝廷记忆中,敢于父命择西东。
独怜家有百岁母,可使人嗤六十翁。
芰制子能华岁晏,莼羹吾亦感秋风。
书成藏向深山里,莫费君王遣所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共二首。这组诗歌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事的关注,也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刘克庄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是理解《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的重要线索。刘克庄(1187年—1269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江湖派作家,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他的一生充满波折,曾在朝中担任过多个要职,但因政治上的失误被免官。这样的经历使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从文学角度来看,《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展现了刘克庄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这组诗歌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宋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形式的熟练掌握。同时,诗中的用词考究,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如“芰制子能华岁晏”一句,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在情感表达上也极具特色。诗人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亲情、友情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悟。其中,“久栖衡泌宁非乐,不倚门墙未易麾”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刘克庄的创作态度也值得一提。他虽然身处朝廷,却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畏权贵。这一点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比似莆杭倾盖时,更崇古雅黜新奇”一句,展现了他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对创新精神的质疑。这种坚持原则的态度,也是他诗歌中最为动人的部分之一。

《次韵汤伯纪送别二首》不仅是刘克庄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组诗歌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诗人对于生活、社会和国家命运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