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七

古有道人皆朽骨,世无价宝是元身。
天公作意相裨补,又见咸淳第二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赏析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更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喜悦以及对生命新开始的珍视。

首句“一二三四五六七”使用了七个数字连在一起,这种排列方式不仅符合了诗歌押韵的规律,同时也巧妙地暗寓了正月初七这一特殊的日子——人日。这不仅是对时间的一种描述,更是诗人内心对这一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期待之情。

第二句“万木生芽是今日”,则进一步描绘了立春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万物复苏,草木发芽,象征着新的生命力与希望的到来。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第三句“远天归雁拂云飞”,以天空中的大雁飞行为画面,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季节更迭的自然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即将到来团聚的喜悦。

第四句“近水游鱼迸冰出”,则通过描写水中鱼儿冲破冰层的情景,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温暖和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生动描绘,更是对生活变化无常却又充满希望的一种象征。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语言魅力,更通过具体的物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始终未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