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其八癸卯中秋作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
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中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乙卯)中秋节前。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地方官,执政王安石变法之后,他受到新法的冲击,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作者触景生情,写下此词,抒发了他对胞弟苏辙的怀念之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忧虑。

全文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乐观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