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其一十七六和

轮云世故,千万态、过眼谁能殚纪。只履携归消许急,日暮行人问邸。麝以脐灾,绒为尾累,焚象都因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此。
检点洛下同盟,萧疏甚,白发戴花人几。一觉齁齁,笑仆家越石,闻鸡而起。颜发俱非,头皮犹在,胜捉来官里。俗间俚耳,未曾闻这腔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其十七六和》是宋代著名词人刘克庄的作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个人功业难以持久的感慨。以下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南宋诗人、词人、文学家。
  • 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社会问题,风格雄放豪迈,善于用词表达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1. 诗句原文及译文
  • “轮云世故,千万态、过眼谁能殚纪。”
  • “只履携归消许急,日暮行人问邸。”
  • “麝以脐灾,绒为尾累,焚象都因齿。”
  1. 诗作背景和内容分析
  • 此诗通过描述繁华景象的回忆来表达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往昔繁华景象的回忆,反映了个人功业难以持久的现实。
  • 其中“麝以脐灾,绒为尾累”等句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念奴娇·其十七六和》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对世事无常感慨的抒情词,也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词人的艺术才华。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