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其二感怀呈洪守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其二感怀呈洪守》是宋代刘仙伦所作的一首词,上片主要叙述了当时的形势,下片则抒发了作者立志报国的壮志豪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刘仙伦:宋代的文人,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词中内容可知,他是一位忧国优民的诗人。
  • 作品风格:刘仙伦的诗词多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其作品往往以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
  1. 作品原文
  •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1. 诗词赏析
  • 语言凝练:整首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 情感深沉: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的同时,词人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情感,而是将其真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 历史感与现实感的结合:通过对历史的描绘与对现实的感慨相结合,让读者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到当下的自己,从而产生深深的共鸣。
  1. 词作鉴赏
  • 艺术手法:词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使得整个作品层次分明,意境深远。
  • 主题思想:此词的主题是忧国忧民,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责任感。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词作于北宋时期,当时中原地区受到金国的侵略,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 个人经历:作为一位有志之士,刘仙伦可能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不安,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满。
  1. 后世影响
  • 文学史地位:在宋代文学中,刘仙伦的这首词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传颂不衰。
  • 文化价值:此词不仅在文学上有着较高的评价,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民众的心声。

《念奴娇·其二感怀呈洪守》不仅是刘仙伦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普遍情绪的反映。通过对这一经典词篇的学习与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这首词也启示着现代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怀揣梦想,勇于担当,不断追求进步与卓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