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

寂寞襄阳老,南山忆弊庐。
病来惟喜酒,叹罢每捐书。
道路风尘暗,关河信息疏。
逢人说沙漠,不忍问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是宋代诗人刘一止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和意义:

  1. 作者简介
  • 刘一止: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感情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中不乏传世之作。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寂寞襄阳老,南山忆弊庐
    病来惟喜酒,叹罢每捐书
    道路风尘暗,关河信息疏
    逢人说沙漠,不忍问何如
  • 翻译:在襄阳这座孤寂的老城,我常常怀念那个简陋的住处。生病时只喜欢喝酒,每次喝完都放下书。道路上风沙滚滚,关河的消息也变得稀薄。遇到人说沙漠,我都不忍心再去询问那片土地的情况如何。
  1. 诗意与情感分析
  • 孤独与怀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襄阳这个老城的深切怀旧和对那里简陋住所的深深思念。这种怀旧之情不仅源于对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
  • 疾病与自省:诗人通过“病来惟喜酒”和“叹罢每捐书”反映出他患病期间的心态变化,从沉溺于酒精到书籍中寻求慰藉,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精神寄托的需求。
  •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道路风尘暗,关河信息疏”反映了诗人感受到的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这种距离让他感到迷惘和无助。而“逢人说沙漠”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 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 时代背景:《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创作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时代。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其作品中难免充满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反思和感慨。
  • 作者生平:刘一止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尽管他的生活经历了无数的起伏和变故,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刘一止的《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的诗,更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