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归州陆行至夔州

户口村无几,犁锄力不堪。
林荒樗栎寿,月黑虎狼贪。
幽绝云眠稳,清闲谷饮甘。
故山深未极,壤断盖茅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归州陆行至夔州》是南宋诗人刘仪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刘仪凤,字韶美,宋代普州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于高宗绍兴二年中进士。刘仪凤在仕途上的起步颇为顺利,他在担任蓬溪尉的初期便表现出色,但最终因故辞职,后在汉州和果州任职,并因喜储书籍被御史弹劾。他的这一经历反映出他深厚的学识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2. 诗歌原文
    户口村无几,犁锄力不堪。
    林荒樗栎寿,月黑虎狼贪。
    幽绝云眠稳,清閒谷饮甘。
    故山深未极,壤断盖茅庵。

  3. 诗句解读

  • 户口村无几:描绘了农村人口稀少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荒凉之感。
  • 犁锄力不堪:反映了农民在艰苦条件下仍努力耕作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农民的辛劳与不易。
  • 林荒樗栎寿,月黑虎狼贪:以自然景物比喻社会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不满。
  • 幽绝云眠稳,清閒谷饮甘:描绘了诗人在乡村中的宁静生活,享受自然的恩赐,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故山深未极,壤断盖茅庵: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无奈。
  1. 作品背景:刘仪凤的这首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反衬出社会的混乱与不公,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自归州陆行至夔州》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反映出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