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相公移镇汉东

周郊彻楚坰,旧相拥新旌。
路识青山在,人今白首行。
问农穿稻野,候节见梅英。
腰组人稀识,偏应邸吏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守相公移镇汉东》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诗作,创作于其任职期间。此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以诗文著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并称“韩、柳、欧、苏”,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1. 诗歌原文
    周郊彻楚垧,旧相拥新旌。
    路识青山在,人今白首行。
    问农穿稻野,候节见梅英。
    腰组人稀识,偏应邸吏惊。

  2. 主题分析

  •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状的感慨。通过对周郊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宁静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去政治地位的怀念。
  • 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同情。
  1. 艺术特色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沉思。这种丰富的意象使得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和诗意。通过简洁的文字,诗人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中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留守相公移镇汉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生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