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郊彻楚坰,旧相拥新旌。
路识青山在,人今白首行。
问农穿稻野,候节见梅英。
腰组人稀识,偏应邸吏惊。

注释:

  1. 留守相公移镇汉东:留守相公,指留守府的长官;移镇,调任;汉东,泛指汉水以东地区。
  2. 周郊彻楚坰:周郊,指的是洛阳一带;彻楚坰,是指离开洛阳到达楚国边界。
  3. 旧相拥新旌:旧相,指的是前朝的宰相;拥新旌,是指手持新的官印。
  4. 路识青山在:路上,指在路上行走时;识,认识;青山,指远处的山峦。
  5. 人今白首行:现在,人们已经白发苍苍地行走;行,行走。
  6. 问农穿稻野:问农,指询问农民耕种情况;穿稻野,是指在稻田间穿行。
  7. 候节见梅英:候节,等待节气;见梅英,是指看到梅花开放。
  8. 腰组人稀识:腰组,指的是腰间佩着的绶带;人稀识,是指人们稀少地认识他。
  9. 偏应邸吏惊:偏应,是指应该;应,回应;邸吏,指的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官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留守相公迁至汉东的画面。全诗通过对留守相公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政治变革和人事更迭的感慨。

首句“留守相公移镇汉东”,直接点明了留守相公迁往汉东的消息。留守相公,指的是留守府的长官,他在洛阳一带,现在已经离开了那里,前往汉水以东的地区担任新的职务。这里的“移镇”二字,既指地理位置的转移,也暗示了他的政治地位的变化。

第二句“周郊彻楚坰”,进一步描绘了他离别洛阳的情景。周郊,指的是洛阳周边的地区;彻楚坰,是指到达楚国边界。这一句中,“周郊”与“楚坰”相对照,形成了一种时空上的跨越感。同时,“彻楚坰”这一动作,也暗示了留守相公将要面对的政治压力和挑战。

第三句“旧相拥新旌”,是对留守相公形象的刻画。这里的“旧相”,指的是前朝的宰相;“拥新旌”,是指手持新的官印。这一句中,“旧相”与“新旌”相对照,既表现了留守相公身份的转变,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留守相公在汉东生活状态的描述。“路识青山在”,通过“路识”一词,表达了留守相公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而“人今白首行”,则描绘了他年老体衰的状态。这里,“白首”与“行”相对照,既表现了留守相公的年龄,也暗示了他的人生经历。

最后两句“问农穿稻野,候节见梅英”,则是对留守相公生活情趣的描写。这里的“问农”与“穿稻野”相对照,既展现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候节见梅英”一句,则描绘了他等待节气变化,欣赏梅花盛开的景象。这里的“候节”与“见梅英”相对照,既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这首诗通过对留守相公离别洛阳、迁往汉东的场景描绘,以及他对农民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对国事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感慨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