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倦京国,言归岁已冬。
独过伊水渡,犹听洛城钟。
山色经寒绿,云阴入暮重。
腊梅孤馆路,疲马有谁逢。

注释:

久客倦京国,言归岁已冬。

独过伊水渡,犹听洛城钟。

山色经寒绿,云阴入暮重。

腊梅孤馆路,疲马有谁逢。

赏析:

首句“久客倦京国”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长期在京城中生活、工作,身心疲惫的情愫。接着,通过“言归岁已冬”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和高尚的品质。

中间三句“独过伊水渡,犹闻洛城钟。山色经寒绿,云阴入暮重。”则描绘了诗人独自渡过伊水时的情景。伊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在洛阳城中流淌,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美丽。而诗人却独自一人,沿着伊水前行,听着远处传来的洛城钟声,感受着这独特的氛围。这里的“伊水”和“洛城钟”都是洛阳的象征,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背景。此外,诗人还细致地描绘了伊水两岸的风景。山色经寒绿指的是冬季的山上景色,给人一种苍茫、静谧的感觉;而云阴入暮重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的景象,云雾弥漫,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腊梅孤馆路,疲马有谁逢。”则是对诗人自身处境的写照。腊梅是冬天的一种花卉,它不畏严寒,独自绽放,象征着坚韧和毅力。而诗人自己则像一只疲惫的马,独自行走在这条孤寂的馆路上,没有同伴的陪伴。这里的“腊梅”和“马”,都成为了诗人孤独、无助的象征。然而,尽管处境艰难,诗人却没有放弃。他依然坚定地向前走去,寻找着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才情和才华,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