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吉老赴浙宪

吴越东南富百城,路人应羡绣衣荣。
昔时结客曾游处,今见焚香夹道迎。
治世用刑期止杀,仁心听狱务求生。
时丰讼息多馀暇,无惜新篇屡寄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吉老赴浙宪》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在介绍文学作品之前,先简要了解一下欧阳修及其时代背景。《送张吉老赴浙宪》作为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去职赴任的祝愿与期望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文情怀,而且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阐述: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江西吉安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诗词作品多以豪放、婉约并重的风格著称。
  • 时代背景: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宋仁宗去世,英宗即位,政治局势多变。欧阳修为人正直且关心民生,其政治生涯中曾因直言进谏而多次遭贬。
  1. 创作背景
  • 政治立场:此诗作可能与欧阳修的政治生涯有关。他因直言进谏屡遭贬谪,但在朋友去职之际,仍表达了对其的祝福与期望。
  • 个人情感:通过送别的方式,反映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希冀。同时,也折射出当时文人面对政治风波时的无奈与坚持。
  1. 诗词原文
  • 吴越东南富百城,路人应羡绣衣荣。
  • 昔时结客曾游处,今见焚香夹道迎。
  1. 诗词译文
  • 吴越东南富百城:描述了吴越地区东南一带的富庶与繁荣;“百城”指代众多城市,突显了地区的繁荣景象。
  • 路人应羡绣衣荣:暗示了友人去职赴任的荣耀与地位之高,使得路过此地的人们都会羡慕不已。
  • 昔时结客曾游处:指昔日与朋友结伴游玩的地方,现在因为友人而去职而显得更加宁静;“游处”指曾经一起游玩过的地方。
  • 今见焚香夹道迎:形容友人去职之时,当地民众纷纷焚香致敬,以示尊敬与欢迎。
  1. 诗词赏析
  • 主题思想:《送张吉老赴浙宪》通过对友人去职赴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其仕途顺利及未来平安的美好祝愿。
  • 艺术手法:运用对比和想象,将友人去职前后的景象作了对比,既表现了现实的变迁,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风波中的坚守与期待。
  1. 写作背景
  • 社会环境:宋代时期政治相对宽松,但社会矛盾依然存在;欧阳修本人也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 个人经历:欧阳修在政治上虽有所成就,但也历经磨难;这首送别之作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送张吉老赴浙宪》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去职赴任祝愿与期望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丰富历史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不仅能更好地欣赏古典诗词之美,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友情、政治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