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籥兴东序,春秋纪上丁。
行祠汉丞相,学礼鲁诸生。
俎豆兼三代,樽罍奠两楹。
雾中槐市暗,日出杏坛明。
昔齿公卿胄,尝闻弦诵声。
何须向阙里,首善本西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羽籥兴东序,春秋纪上丁。
行祠汉丞相,学礼鲁诸生。
俎豆兼三代,樽罍奠两楹。
雾中槐市暗,日出杏坛明。
昔齿公卿胄,尝闻弦诵声。
何须向阙里,首善本西京。
《早赴府学释奠》是北宋诗人欧阳修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其一生经历丰富,从贫苦的青年到高位的官员再到被贬,他的仕途充满了起伏。在政治生涯中,欧阳修曾参与和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新法改革,尽管他后来反对这些政策并因此遭贬。但他的政治理念和文学成就,尤其是在古文运动中的倡导,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原文及译文:《早赴府学释奠》是欧阳修创作的五言排律,全诗如下:
羽籥兴东序,春秋纪上丁。
行祠汉丞相,学礼鲁诸生。
俎豆兼三代,樽罍奠两楹。
雾中槐市暗,日出杏坛明。
昔齿公卿胄,尝闻弦诵声。
何须向阙里,首善本西京。
《早赴府学释奠》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承载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理念的代表作。它反映了诗人的生活轨迹和思想转变,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