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光化张氏园亭

君家花几种,来自洛之滨。
惟我曾游洛,看花若故人。
芳菲不改色,开落几经春。
陶令来常醉,山公到最频。
曲池涵草树,啼鸟悦松筠。
相德今方赖,思归未有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光化张氏园亭》是宋代诗人欧阳修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并称为“宋八大家”。他的诗歌和散文均有很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词原文:君家花几种,来自洛之滨。惟我曾游洛,看花若故人。芳菲不改色,开落几经春。陶令来常醉,山公到最频。曲池涵草树,啼鸟悦松筠。相德今方赖,思归未有因。
  3. 诗中意境:《题光化张氏园亭》通过描述友人张氏园内的花,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美景及深厚友情的怀念。同时,诗中还融入了陶渊明、阮籍(字籍)、山涛(字伟)等人的典故,增加了文化的层次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4. 文化意蕴:此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友情的赞颂。它反映了诗人在繁忙的仕途之余,不忘朋友之情,以及对于古代文人雅集生活方式的向往。
  5. 艺术特色:欧阳修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洛阳园林中花卉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和对旧友的思念之情。《题光化张氏园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题光化张氏园亭》作为欧阳修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历代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值得深入阅读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