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竹间鸟,日夕相嘤鸣。
悠悠水中鱼,出入藻与萍。
水竹鱼鸟家,伊谁作斯亭。
翁来无车马,非与弹弋并。
潜者入深渊,飞者散纵横。
奈何翁屡来,浪使飞走惊。
忘尔荣与利,脱尔冠与缨。
还来寻鱼鸟,傍此水竹行。
鸟语弄苍翠,鱼游玩清澄。
而翁仍何为,独醉还自醒。
三者各自适,要归亦同情。
翁乎知此乐,无厌日来登。
竹间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间亭》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作品。这首诗是他在宋皇佑元年(1052年)初秋作于颍州任上的。诗中通过竹间亭旁水、竹、鱼、鸟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鸟语苍翠、鱼游水澄的美妙世界。《竹间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词,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内心的独白。
欧阳修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氛围,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种情感在《竹间亭》中同样得到了体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欧阳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历史学者。《竹间亭》的创作背后,可能还蕴含着欧阳修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因此,《竹间亭》不仅是一部反映作者个人情感和审美取向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竹间亭》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能够领略到他们深邃的人生思考和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