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原父澄心纸

君不见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黄埃。子美生穷死愈贵,残章断稿如琼瑰。
曼卿醉题红粉壁,壁粉已剥昏烟煤。河倾昆仑势曲折,雪压太华高崔嵬。
自从二子相继没,山川气象皆低摧。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
宣州诗翁饿欲死,黄鹄折翼鸣声哀。有时得饱好言语,似听高唱倾金罍。
二子虽死此翁在,老手尚能工剪裁。奈何不寄反示我,如弃正论求俳诙。
嗟我今衰不复昔,空能把卷阖且开。
百年干戈流战血,一国歌舞今荒台。当时百物尽精好,往往遗弃沦蒿莱。
君从何处得此纸,纯坚莹腻卷百枚。官曹职事喜闲暇,台阁唱和相追陪。
文章自古世不乏,间出安知无后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刘原父澄心纸》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唐代文豪韩愈(曼卿)和杜甫(子美)的才华与命运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和刘原父澄心纸》的写作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诗中透露出的信息进行推测。诗中提到了“君不见”、“子美生穷死愈贵”,以及“残章断如琼瑰”等表述,这似乎暗示着作品的创作是在对这两位文豪的生平经历和作品价值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欧阳修作为宋代著名文学家的身份,可以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文化或文学背景下创作的。
  2. 内容概述:《和刘原父澄心纸》是一首充满感慨的长诗,通过对两位唐代文豪韩愈和杜甫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对才华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韩愈生前潦倒与死后文章更受珍视的情况,以及杜甫生前贫穷与死后文章更受尊崇的现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文豪才华与命运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身遭遇的悲愤以及对时世变迁的感慨。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和刘原父澄心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两位文豪生平的回顾和对其作品的评价,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
  4. 历史影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和刘原父澄心纸》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广泛传颂,还被多次引用和改编,成为研究宋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在后世的文学评论中,这首诗被视为宋代诗歌的典范之作,对于理解宋代文化及文人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和刘原父澄心纸》不仅是欧阳修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