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干河见寄之作

忆昨初受命,同下紫宸朝。
问君当何之,笑指北斗杓。
共念到几时,春风约回镳。
所持既异事,前后忽相辽。
风月坐易失,山川行知遥。
回头三千里,双阙在紫霄。
我老倦鞍马,安能事吟嘲。
君才绰有馀,新句益飘飘。
前日逢吕郭,解鞍憩山腰。
僮仆相问喜,马鸣亦萧萧。
出君桑干诗,寄我慰寂寥。
又喜前见君,相期驻征轺。
虽知不久留,一笑乐亦聊。
归路践冰雪,还爱脱狐貂。
君行我即至,春酒待相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干河见寄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时苏轼任河北都转运使,奉旨出使辽国。途中经过桑乾河(今山西山西北部、内蒙古大青山与黄河交汇处)。刘原父即刘敞之兄,当时为监察御史。这首诗是苏东坡在奉命出使途中所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