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令 · 东堂石榴

翠树芳条飐。的的裙腰初染。佳人携手弄芳菲,绿阴红影,共展双纹簟。插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不堪零落春晚,青苔雨后深红点。
一去门闲掩。重来却寻朱槛。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见胭脂脸。人非事往眉空敛。谁把佳期赚。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梁州令·东堂石榴》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佳人在春天中与花共舞的情景。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晚号“庐陵人”,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山麓。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词赋等,其中尤以词作最为突出,被誉为“词坛领袖”。
  1. 诗词原文
    翠树芳条飐。的的裙腰初染。佳人携手弄芳菲,绿阴红影,共展双纹簟。插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不堪零落春晚,青苔雨后深红点。一去门闲掩。重来却寻朱槛。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见胭脂脸。

  2. 诗意解析

  • 翠树芳条飐:描述了春天翠绿色树木的枝条随风摇曳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 的的裙腰初染:指佳人的衣裙被春风染上了新的色彩,增添了几分柔美与浪漫。
  • 佳人携手弄芳菲:描绘了佳人与花朵亲密无间地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 绿阴红影:通过绿色和红色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景色的丰富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只恐芳容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不舍。
  • 不堪零落春晚:描绘了春天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更迭规律的无奈。
  • 青苔雨后深红点:通过雨水和青苔的点缀,使得原本鲜艳的花朵显得更为生动和有生命力。
  • 一去门闲掩:暗示了佳人离去后的空寂感,增添了一丝哀愁。
  • 重来却寻朱槛:表达了诗人在再次见到朱红色栏杆时,内心的愉悦和怀旧之情。
  • 离离秋实弄轻霜:描述了秋天果实成熟时的景象,以及轻霜带来的凉爽之感。
  • 娇红脉脉:形容花朵娇艳欲滴,充满生机。
  • 似见胭脂脸:通过比喻,描绘出花朵的美丽仿佛能映照出佳人的容颜。

《梁州令·东堂石榴》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与哲思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