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九日登城

荒城落日西风,满街芳草无行路。楼台羽化,萤飞故苑,蛩吟残础。不减承平,半湖秋月,隔溪烟树。慨江南风景,一朝如许,教人恨、王夷甫。
对酒强推愁去。酒醒来、愁还如故。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土花尘蠹。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沉吟无语。拍阑干,空羡平沙落雁,沧波归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登城》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当时诗人正在梓州(今属四川省)。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作品中的佳作,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词原文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3. 主题分析:《九日登城》通过描绘重阳佳节的景象以及个人情感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流逝和国家兴亡的深刻感慨。首句“伊昔黄花酒”,回忆昔日与亲朋共饮菊花酒的快乐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如今白发翁”则揭示了岁月无情,白发渐生的现实,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感伤。

  4.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首先,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节奏和富有音乐性的对仗,如“客心惊暮序”与“宾雁下襄州”,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其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等,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最后,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如“兵戈与关塞”暗示了国难当头的社会现实,使整首诗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

  5. 情感表达:《九日登城》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登高活动,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人生的反思。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个人情感状态的描述,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特别是诗中的“此日意无穷”,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无限遐想和深沉思考,使得这首小诗成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寄托。

杜甫的《九日登城》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小诗,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历史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