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必大归杭省亲

悠悠楚水,霭霭吴云。
孰作之合,胡然而分。
岂无良朋,我独子欣。
于穆令德,有粲其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梁必大归杭省亲》是宋朝黎廷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元朝时期,其作者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是江西波阳人,他在宋亡之后选择隐居生活,并致力于文学创作。这首诗的全篇为:

  • 第一联“悠悠楚水霭霭吴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情感。楚水指的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河流,而吴云则可能是指吴地的云雾,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怀念和感慨。
  • 第二联“孰作之合胡然而分”则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动荡中的无奈与悲凉。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无力感,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 第三联“岂无良朋我独子忻”透露出诗人在孤独中坚持信念的决心。这句诗表明了尽管面对困境,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和自信的态度。
  • 第四联“於穆令德有粲其文”则是对作者自身文学修养的高度赞扬。这里的“於穆令德”指的是高尚的品德,而“有粲其文”则意味着其文学作品光彩照人、才华横溢。

《送梁必大归杭省亲》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和才情,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迁和文化风貌。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的社会背景、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宋诗的重要文本之一,对于后世的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送梁必大归杭省亲》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