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峻石叠成山,下著珠蠙一水环。
塔影倒垂淮浪底,钟声摇落碧云间。
门前客棹洪涛急,竹下僧棋白日闲。
一奉胜游堪惜景,故留诗句约重还。
过龟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龟山》是北宋诗人苏辙的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创作时期:苏辙的这首诗作创作于北宋元祐元年,即公元1086年。
诗歌内容: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联直接抒写了自己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迷茫;颔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历经沧桑、行迹广远的生涯,与僧人静卧庵中、岁月催白的安逸形成鲜明对照;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故土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其无法回归的无奈感伤。尾联则以“人生何足云,陵谷自变迁”一句,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多变的感慨。
主题思想:《过龟山》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感叹,还反映了宋代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迭频繁的历史背景。诗人通过对龟山老僧的描写,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过龟山》是苏辙在北宋元丰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描绘龟山老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苏辙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