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草神踪手自持,心潜模范识前规。
惜哉法书垂世久,妙帖堂堂或见遗。
宝章大轴首尾俱,破古欺世完使离。
当时鉴目独子著,有如痼病工难医。
至今所收上卷五,流传未免识者嗤。
世间无论有晋魏,几人解得真唐隋。
文皇鉴定号得士,河南精识能穷微。
即今未必无褚獠,宁馨动俗千金赀。
古囊织褾可复得,白玉为躞黄金题。
和米芾李公照家二王以前帖宜倾囊购取寄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米芾李公照家二王以前帖宜倾囊购取寄诗”这句话似乎出自于对古代文人雅集的一种描述,它涉及到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名家作品。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海岳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擅长行书和草书闻名。李公照则是北宋时期另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书法风格也相当独特。
“二王”通常是指唐代的两位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并称。他们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是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书圣”。
“以前帖”可能指的是过去某个时代或者某人的书法作品,可能是某位前人的真迹或仿制品。
“宜倾囊购取”意味着应当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去收藏这些珍贵的书法作品。
“寄诗”则表明作者有将这种雅致的书法作为礼物,通过诗歌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赞赏。
这句话描绘的是一幅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人们对于能够欣赏到米芾等人的书法作品感到非常兴奋,愿意不惜重金去购买和收藏,并将其作为珍贵之物赠送他人或自己珍藏。这样的行为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文化艺术的极高追求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