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芾为梁唐不收慰问帖寄诗

圣贤尺牍间,吊问相酬答。
下笔或无意,兴合自妍捷。
名迹后人贵,品第分真杂。
前世无大度,危乱相乘蹑。
白发如莲帽,騧马似瓜贴。
触事为不祥,凶语弃玉躞。
料简纯吉书,乃有十七帖。
当时博搜访,所得固已狭。
于此半千岁,历世同灰劫。
真圣扫忌讳,尽入淳化箧。
巍巍覆载量,细事见广业。
唐人工临写,野马成百叠。
硬黄脱真迹,勾填本摹榻。
今惟典刑在,后世皆可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米芾为梁唐不收慰问帖寄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当时苏东坡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时年四十二岁。

诗中描述了与米芾的一次对话,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与苏轼交好甚深。诗中写道:“我昔南迁过维扬,留诗与君君不忘。今人谁复知此意?独倚危栏泪数行。” 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南迁经历的回忆,以及对于朋友米芾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