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鱼

南有嘉鱼异,常趋四月期。
江天专伺至,烟网密争垂。
乍戏汀蘋末,初循水荇湄。
竞摇轻舴艋,宽罩碧涟漪。
占浦搜深藻,空波出素髭。
数头馀赤质,二色类银姿。
货鬻斯为切,鲜腴敢暇知。
青钱邀价值,华屋市新奇。
珠沫缘条煦,霜鳞逐刃堕。
扣颅琼聚骨,剖腋锦分肌。
味佐芳菘惬,香参苦笋宜。
羹瓯融腻玉,脍箸罥寒丝。
湘鳝非吾偶,河鲂孰与夷。
荐新奚尚鲔,稔毒即殊■。
鲈讶休官易,鲭嫌醒酒迟。
自当频佐膳,所惜易过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食鱼》是一部由美食作家古清生所著的随笔作品,旨在探索中国各地独特的乡土美食与饮食文化。该文以食物为线索,深入探讨了中国不同地区的鱼肴制作方法和风味特点。以下是关于《食鱼》的介绍:

  1. 作者背景:古清生是一位美食作家和文化人,他半生致力于行走,以寻找并记录正宗的乡土美食。他出生于湖北大冶,长于江西遂川,后成为北京卖文者。2004年,他前往神农架研究生态无公害茶,现为神农架林区古清生生态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2. 主题内容:《食鱼》通过讲述古清生在名山大川和市井小巷中寻找最地道原汁原味的乡土美食的经历,重点探讨了鱼肴的烹饪手法和文化内涵。书中不仅涉及河鱼、江鱼、海鱼的不同食用方式,还对每种鱼的外形、属性以及在民间菜肴中的地位进行了详细描述。
  3. 历史价值:《食鱼》不仅是一本美食随笔,也是一部反映中国饮食文化变迁的历史文献。古清生在书中深入探讨了鱼肴在不同地域的变化和发展,揭示了从古至今人们在饮食上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 书法艺术:除了文学内容外,该书还收录了唐代怀素创作的《食鱼肉帖》,这是一件珍贵的书法艺术品。《食鱼肉帖》不仅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唐代社会风俗和文人生活的重要资料。
  5. 文化意义:《食鱼》通过对鱼肴的深入剖析,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不仅增进了人们对传统美食的认知,也激发了人们对地方特色食材的兴趣和尊重,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食鱼》是一本结合了美食文化、历史研究和书法艺术的读物,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一部值得一读的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