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自邵武来言王野使君平寇

闻说贼来日,君能判死生。
扁舟载母去,倚剑到天明。
百姓各逃命,四旁无援兵。
王尊岂非勇,独自守孤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自邵武来言王野使君平寇》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以“客”为线索,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幅充满人情味的场景之中。

首联“客自邵武来,言王野使君”,开篇点明客人的身份和来意。这里的“客”是指来自邵武的客人,而“言王野使君”则表明这位客人是来向王野使君报告情况的。王野使君是一位有威望和能力的官员,他的名字在历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声誉。

颔联“平寇有功,名闻江外,故人相望于道”,进一步描述了王野使君的成就及其在民间的影响。他的功绩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因此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话题,使得故乡的道路两侧都充满了期待的目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王野使君的卓越才能,又表达了人们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

颈联“家贫无田宅,身老未归堂”,则是直接描绘了王野使君本人的生活状况。他的家因为贫穷而没有田产和住宅,年事已高却未能回到自己的家中,这两句诗充分展现了其生活困境和无奈之处。

尾联“吾兄今健否?亦思吾弟。”则是询问王野使君的家人情况,以及是否想念自己的弟弟。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人的牵挂,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