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

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寒阴。
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戴复古(1167-1248),字式之,号石屏,又号石屏山人,南宋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他终生未能获得功名,浪迹江湖之中,隐居于故乡南塘石屏山上。戴复古是一位著名的江湖派作家,其以诗闻名于世,词风自然豪放,被后世广泛传颂。他的代表作包括《石屏诗集》《石屏词》等。
  1. 原文
    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寒阴。
    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2. 译文和注释
    在夏天我梦想着种满成千上万的树木,但月光明亮却无法驱散寒冷的阴影。眼前的每一件事都像这样,世事怎么可能同时实现呢?

  3. 赏析和评价
    这首诗通过对比夏日种植树林的愿望与现实中的月光不能驱除寒阴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一种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限制的无奈。戴复古的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折射出他对人生境遇的复杂感受。

  4. 写作背景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个未能实现功成名就的人,戴复古可能常常处于一种对理想生活憧憬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矛盾状态。这种情感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体现。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戴复古对于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