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通直入京

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
临分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曾通直入京》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韩维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韩维生平:韩维,字子华,号芸阁,北宋时期的文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学养著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政治思想家,其作品多反映出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
  • 诗歌创作背景:韩维生活在北宋中期,面对国家的政治动荡和文化衰微,他通过诗歌来抒发个人感慨,也试图通过文学来影响时代。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的哲理见称于世。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临分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
  • 译文:韩维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仕途的担忧和祝福。诗中“敏学高文俊茂身”形容友人才学出众,“明心早得无生意”暗示着友人早有所悟,而“清耳常闻有味言”则表达了对友人言辞的赞赏。整首诗流露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心及对其个人品德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1. 诗词赏析
  • 艺术特色:韩维的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远,能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送曾通直入京》中的“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等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其未来的期待。
  • 主题思想: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通过对友人入京的祝福,诗人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官场风气的忧虑,以及对于道德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贯穿于整个宋代,显示了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责任与担当。

《送曾通直入京》不仅是一首表现深厚友谊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时代色彩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