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学高文俊茂身,少年今见鲁公孙。
明心早得无生意,清耳常闻有味言。
绿鸭陂中春纵棹,芰荷池上雨移樽。
临分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

【注释】

敏学高文俊茂身:聪明好学,文才出众。

明心早得无生意:明白事理,很早就有“道”可修。

清耳常闻有味言:清静的耳朵常常听到有益的话。

绿鸭陂中春纵棹:春天在绿鸭湖放船游玩。

芰荷池上雨移樽:在荷花池边下雨时把酒杯移到一边。

临分(yin fen)有赠非他物,声利精忘道始存:临别的时候送给他的东西不是别的,只是“声利精”,忘记了“道”。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这一题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希望。

首联写朋友进京,是作者的知己好友,所以写“敏学高文”。友人少年成名,所以又用“英俊之年”作比;“见鲁公孙”即“睹鲁国公孙氏之门”,意即目睹其人,所以用“鲁公孙”作比,表示赞美之情。两句以比兴手法,赞颂了友人的才华与人品。

颔联写友人进京后,将能早悟真理,早得“无生意”,而不会迷失于名利之间。“无生意”即无欲无求,“道始存”即道德修养开始有了进步和成就。两句用典,表明自己对友人的祝愿与期许。

颈联写分别之际,友人即将入京,故作者设宴相送,并在绿鸭湖放舟畅游。“春纵棹”,即任凭小船在湖上任意荡漾,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移樽”,则暗示着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因为酒已为朋友所饮,故不得不移开酒杯以示留客之意。这句既写出了饯别时的热闹情景,也表现了送者内心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写送别之际,作者向友人赠送礼物。然而,这并非普通的礼品,而是“声利精”,即功名利禄之类的诱惑。而作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道”比这些更为重要。这里既是表达送别之意,又是寄予友人厚望。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即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而非世俗的物质利益。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