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仍世接游从,造次相敦德义中。
善继家声名父子,不追时好古人风。
流光岂受长绳系,妙道才容一线通。
待得铃斋民讼简,更将此理问庞公。

【注释】

  1. 通判:宋代地方官名,为知州、知府的副职。
  2. 仍世:代代相传。
  3. 敦德义:推崇道德和礼义。
  4. 善继家声:继承家族的声誉。
  5. 不追时好:不追随时俗的喜好。
  6. 长绳系流光:用绳子拴住时光。
  7. 妙道才容一线通:微妙的道理只有一线可通,比喻道理精深难明。
  8. 铃斋:寺院的别称。
  9. 庞公:指东汉隐士庞德公,后人以“庞公”借指隐者。
  10. 此理:此处的道理,指司法公正。
    【赏析】
    崔朝请是崔铉的儿子,曾任通判徐州。这首诗是崔铉送其子赴任时的临别赠言。
    开头两句:“与君仍世接游从,造次相敦德义中。”诗人在诗的一开始就把崔朝请比作自己的朋友,并把他送到徐州去,希望他能够继承家风。这里所说的“仍世”,即世代相接,“造次”,即匆忙之间,“敦德义中”,即崇尚道德仁义。这几句意思是说,你与我世代相交接,我们都是讲道德的人,所以应该在一起相处。
    第三四句:“善继家声名父子,不追时好古人风。”诗人赞扬了崔朝请能继承父亲崔铉的家风,发扬光大,而且能摒弃世俗的喜好,学习古人的好作风。这里的“家声”指家风,“善继”即发扬光大的意思。
    第五六句:“流光岂受长绳系,妙道才容一线通。”诗人认为时间的流逝是无法被束缚住的,但是微妙的道理却有一线可以通达。这里的“流光”,指的是时间,“长绳系流光”出自《晋书·陆机传》:“陆机每对人说到‘日出’二字,色理俱照,七步之内,可得千里。”后来用来比喻时间无法留住。而微妙的道理却是可以通过一点来贯通的,这两句是说道理虽然精妙,但却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最后两句:“待得铃斋民讼简,更将此理问庞公。”诗人祝愿崔朝请到徐州后,百姓诉讼会减少,而他也能运用这些道理来解决纠纷。这里的“铃斋”,指寺庙里的僧寮,“庞公”指隐士庞德公。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崔朝请的美好期许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