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

抱疴积闲纵,世味颇能淡。
惟于山水娱,自谓老不厌。
况兹伊洛间,久畜游赏念。
幽扉深隐竹,小约度平堑。
解鞍庇清阴,拂席见残艳。
长溪自南流,小阁忽东瞰。
游人坐兀兀,鸣鸟来泛泛。
蟹潜石穴幽,鱼泳柳根暗。
川童或群嬉,林女有孤觇。
醉觞岂留行,吟笔靡停占。
临欢兴何长,遵事迹犹暂。
伊予志岩壑,偶官禄石甔。
要须三径足,归迹便可敛。
买林接婆娑,凿涧分潋滟。
田庐常闭门,野艇时放缆。
聊书平生怀,特为异时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是宋朝韩维的作品。在探讨文学作品的魅力时,《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文字记录。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韩维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表达,以及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展示了韩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长溪自南流,小阁忽东瞰”等,生动地描绘了薛园的自然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水之间。这种艺术表现力不仅体现了韩维对古典诗歌形式的掌握,也显示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从思想深度来看,《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反映了韩维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诗中的“世味颇能淡”表明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而“自谓老不厌”则揭示了他对自然的无尽热爱和向往。这表明,韩维将个人的精神需求与自然和谐相结合,展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整个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合一的一种体现。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的创作背景也值得一提。诗作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风鼎盛、崇尚文化的时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韩维能够创作出如此精美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学追求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对于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现代意义来看,虽然《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是一部古代文学作品,但它所传达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依然具有现代意义。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对自然的欣赏和体验。韩维通过诗歌传达的信息提醒我们,即使在高科技时代,也应当保持一颗对自然之美敏感而敬畏的心。此外,这首诗还启示现代人,应当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放松的方式,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答公懿以屡游薛园见诒》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深刻的思想和美丽的诗篇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美学追求,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