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甘泉寺

甘泉穿石磴,山腹启禅扉。
自笑逃尘境,翻来触静机。
花开松色淡,歌咽磬声微。
十里蔷薇路,香风送马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甘泉寺》是宋代的韩琦创作的一首诗歌,原文如下:甘泉穿石磴,山腹启禅扉。自笑逃尘境,翻来触静机。花开松色淡,歌咽磬声微。十里蔷薇路,香风送马归。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下面是关于《过甘泉寺》的相关介绍内容: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韩琦,字稚圭,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枢密使、宰相等职,为政清廉,有“名相”之称。在文学方面,韩琦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诗歌创作,其诗作多以描写山水自然、抒发个人情怀为主。
  • 文学地位:韩琦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后世对其评价也颇高。《宋史》中记载他“文章敏妙,尤长于诗”,可见其在文学上的成就被后人广泛认可。
  1. 作品风格
  • 意境营造:《过甘泉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诗人通过对甘泉寺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画面。诗中的“甘泉穿石磴”形象地勾勒出山间泉水潺潺的景致,而“山腹启禅扉”则暗示了寺庙的隐蔽与深邃,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 语言特色:韩琦在《过甘泉寺》中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诗句如“花开松色淡,歌咽磬声微”等,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味,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追求。
  1. 艺术鉴赏
  • 意象创造:《过甘泉寺》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甘泉”、“石磴”、“松色”等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图,使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境地。
  • 情感表达:韩琦在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他通过描绘甘泉寺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过甘泉寺》作为韩琦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韩琦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宋代文学、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以及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现代意义
  • 审美启示:《过甘泉寺》中展现的自然美学观念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这首诗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自然美景,学会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 文化传承:韩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典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甘泉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弘扬国学、传承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过甘泉寺》是一首集自然美、人文情怀于一体的优秀作品,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欣赏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