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中秋遇雨

灵祠躬祷极伸虔,唯恐愆阳病晚田。
不恨高楼空宴月,却欣丰泽入民天。
且歌多稼将栖亩,莫赋嘉期动隔年。
愧误宾轩侵夜散,阻看银界烂三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中秋遇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中秋时节的雨水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通判钱昌武的关心与问候。全诗如下:

八月十五夜月明如镜,中秋佳节,正是赏月饮酒的好时光。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打破了这份宁静美好,使得诗人心中泛起了一丝愁绪。他不禁想起了远在京城的钱昌武通判,不知此时是否也在赏月饮酒,抑或正被雨水所困。于是,他写下这首《次韵和通判钱昌武郎中中秋遇雨》,既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忧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