戆老新成池上堂,因忆乐天池上篇。
乐天先识勇退早,凛凛万世清风传。
古人中求尚难拟,自顾愚者孰可肩。
但举当时池上物,愧今之有殊未全。
池东无廪贮馀粟,池西无亭挥五弦。
中无高桥跨三岛,下压鳌背浮清涟。
其间合奏散序者,童妓百指皆婵娟。
平无三石展湘簟,静无双鹤翘丁仙。
雅无吴郡青版舫,游泛安便牢且坚。
吾今谋退亦易足,池南大屋藏群编。
一车岂若万籍富,子孙得以精覃研。
夹堂修竹抱幽翠,森森拥槛竿逾千。
池中所出粗可爱,芡盘菱角红白莲。
芍药多名来江都,牡丹绝艳移洛川。
及时花发池左右,香苞烂染朝霞鲜。
戆老于此兴不浅,间会宾属陈芳筵。
妖妍姬侍目嘉卉,咿哑丝竹听流泉。
宜城酿法亦云美,诗酒仅可追前贤。
狂吟气健薄霄汉,豪饮体放忘貂蝉。
酒酣陶陶睡席上,醉乡何有但浩然。
人生所适贵自适,斯适岂异白乐天。
未能得谢已知此,得谢吾乐知谁先。
醉白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白堂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议论性散文,主要讲述了韩琦与白居易的对比评论。以下是对这一文学作品的介绍:
- 创作背景:《醉白堂记》创作于北宋时期,由北宋文学家苏轼所撰写。在文中,苏轼并没有过多描写醉白堂及其景致,而是通过对韩琦和白居易两人进行比较,赞颂了后者的才华出众和功勋卓著。
- 主题思想:《醉白堂记》的核心主题是对人物性格的评析与颂扬。通过苏轼的笔触,读者可以感受到韩琦谦逊谨慎、不以功高自诩的品质,同时对白居易的才华与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 文学价值:《醉白堂记》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善于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作者的观点。这篇散文不仅展示了苏东坡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为研究宋代文人的思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醉白堂记》是一篇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通过苏轼细腻而有力的文笔,生动地描绘了韩琦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评价。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北宋时期的文风,还能感受到苏轼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