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门妙喜游雪峰

忆宰分宁日,逢师溪水头。
裁书访彭泽,倚杖话荆州。
幻世吾方梦,迷津子作洲。
禅心如密付,更为小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云门妙喜游雪峰》是宋代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韩妙喜的一次远行表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悟。

诗的原文如下:

老子幽居地,劳君久见存。  
夜毡从栗爆,午碗看茶翻。  
旧事时追忆,深禅得细论。  
还应雪峰老,领众待云门。  
  • 作者介绍:韩驹,字子苍,号霜崖,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学家,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佛学修养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尤其擅长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深邃的思想情感。在这首诗中,韩驹通过细腻的描述传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对其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 诗的主旨: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妙喜此次出游雪峰山(今江西省九江市)的祝福和期待。诗中提到了“夜毡”和“午碗”,这两个意象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含禅宗色彩,反映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以及对于人生无常、世事纷扰的深刻理解。

《送云门妙喜游雪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和文化追求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修行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