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会傍高门走,独肯来游翰墨场。
已有哲兄如叔度,定知吾子胜文强。
长淮白浪摇春枕,故国青山接夜航。
乞得功名归遗母,未应深羡绿衣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时人会傍高门走,独肯来游翰墨场。
已有哲兄如叔度,定知吾子胜文强。
长淮白浪摇春枕,故国青山接夜航。
乞得功名归遗母,未应深羡绿衣郎。
《送黄若虚下第归湖南》是一首唐代诗人韩驹创作的送别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韩驹(1180-1135),字子苍,仁寿(今属四川)人。他徙居汝州(今河南临汝)。韩驹在徽宗政和二年(1112)被召试,赐进士,任秘书省正字,累迁至中书舍人。宣和六年(1124),为元祐曲学,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卒。著有《陵阳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人生感慨。
诗歌原文:
时人会傍高门走,独肯来游翰墨场。
已有哲兄如叔度,定知吾子胜文强。
长淮白浪摇春枕,故国青山接夜航。
乞得功名归遗母,未应深羡绿衣郎。
韩驹的《送黄若虚下第归湖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与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人生、艺术、社会等方面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