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文饶待舟书事

公才岂止剧曹郎,肯向明时氏庾仓。
会有绫衾趋汉署,不须锦缆系吴樯。
青箱教子书千卷,白发思亲天一方。
看我飘然五湖去,栈羊筛酒送归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苏文饶待舟书事》是宋代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性,更在内容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韩驹:韩驹,字子苍,号陵阳先生,是宋代的一名著名文人,以其诗歌才华而闻名。据资料记载,他在徽宗政和初年以献颂补假将仕郎身份进入仕途,后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出身,曾担任秘书省正字等职。韩驹一生历经变迁,从官场到江湖,其作品多有反映人生百态与哲理思考之作。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诗中“公才岂止剧曹郎,肯向明时氏庾仓”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时代机遇的把握。接下来的“会有绫衾趋汉署,不须锦缆系吴樯”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像汉代名士一样享受安逸的生活,而不是束缚于江南的船只之上。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3. 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此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同时,它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4. 艺术特色:韩驹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在这首诗中,“苍梧山的景象”、“仙药的向往”等元素不仅增加了诗的艺术魅力,也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5. 读者反响:这首诗自创作以来,一直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在多次重印和传唱中,它不仅被当作文学作品欣赏,也常常作为教育和启示的工具,帮助人们理解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
  6. 现代价值: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这首古诗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现代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次韵苏文饶待舟书事》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也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化宝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指导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