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微深可悯,畏雨复兼风。
适见传呼宠,俄成扑地空。
嘲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嘲蚊四十韵》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嘲蚊四十韵》这首诗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夏日蚊子的肆虐和人们的无奈应对,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蚊子比作暑魃、羽孽、肖翘等恶物,形容其活动范围广泛、危害之大,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界现象的独特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中通过对蚊子生活习性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无所不在的特性和对人类生活的严重影响。如“生长污渠野水滨,转侵人境漫缤纷”一句,不仅描述了蚊子繁殖的环境,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蚊子侵扰的无奈与烦恼。这种描述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蚊子的烦扰程度。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将蚊子比作针嘴,既形象又贴切,使人联想到蚊子叮咬时的痛苦;将蚊子的活动比作西风,既富有诗意又增添了神秘感。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让诗歌更加优美,也让蚊子的形象更加鲜明,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诗中的一些句子如“闷杀终宵挥扇客”,不仅描绘了蚊子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困扰,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炎热夏季难以摆脱蚊虫干扰的无奈心情。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深刻反思。
《嘲蚊四十韵》作为宋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