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相陈君持介甫子瞻手字示予戏赠短歌

古来相马失之瘦,仲尼亦作丧家狗。
唇红齿白痴小儿,不羞障面欺群丑。
鹤冲居士术如神,东走梁宋西峨岷。
诸公蹭蹬未遇日,坐中知是非常人。
只今白发无馀产,短褐逡巡列侯馆。
世人胸中无黑白,不知居士明双眼。
嗟予尘貌天所付,不须强觅封侯处。
书生只倚一片心,他日相逢记裴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善相陈君持介甫子瞻手字示予戏赠短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在赴任途中,经过江西丰城时,他拜访了当地的名士陈襄。两人一见如故,陈襄便拿出自己写的一副对联送给苏轼,并请他为这对联题字,以表示对苏轼才华的赞赏和对友谊的珍视。

苏轼接过陈襄的对联后,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善相陈君持介甫子瞻手字示予戏赠短歌》。诗中,苏轼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赞美了陈襄的才情和人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期待。

全诗如下:

陈君持介甫子瞻手书示余戏为短歌

我闻丰城有奇石,状如玉兔蹲苍松。
主人好事出天巧,欲将此物来遗君。
君今好古又嗜酒,醉后常怀纸上踪。
何当置之坐隅席,清风明月时时供。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的豪放洒脱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