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居棠树远京师,新自飞章白玉墀。
许郡虎符依口得,凉州龙节逐身移。
离声银字调家乐,行李金函锁御诗。
想到即徵归密地,碧波亭上不多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厌居棠树远京师,新自飞章白玉墀。
许郡虎符依口得,凉州龙节逐身移。
离声银字调家乐,行李金函锁御诗。
想到即徵归密地,碧波亭上不多时。
《送石太尉移镇许昌》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更在历史和文化的层面上承载了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从文学价值来看,《送石太尉移镇许昌》是魏野艺术才华的一次集中展现。其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石太尉移镇许昌这一事件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即将离开故土、踏上新征程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与象征手法,如虎符与龙节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与深度,也体现了魏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在文化意义上,《送石太尉移镇许昌》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征。作为一位官员,石太尉的离任可能预示着某种政治变化或国家治理的新策略。诗中的“想到即徵归密地”暗示着朝廷对地方管理的调整或新的任命。同时,魏野通过描绘石太尉的离去及其背后的含义,间接表达了他对政治变迁的敏感和关注。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魏野对于时事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送石太尉移镇许昌》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的诗歌,更是魏野艺术成就与深厚文化素养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政治观念以及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