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饶次守

我初丱角时,闻有饶进父。
破衣下里舍,应书不得举。
要是磊落人,白眼看法度。
吹笙弹箜篌,馀事能律吕。
市人恶少年,往往争笑侮。
掉头出里门,徒步大梁去。
蒯缑谒王公,敝貂走风雨。
十年不还乡,无人问死所。
客从北方来,喜气满眉宇。
探怀出君诗,字字粲玑珇。
笔踪入颜扬,句法窥李杜。
奇伟可畏人,我辈谁比数。
借问从谁游,一一英俊侣。
我家阿夷兄,诗有春草句。
说君不离口,恨我识君暮。
帝城十二衢,素衣染黄土。
食贫出无车,羁旅亦良苦。
束书早归来,只鸡祭坟墓。
况闻霍将军,尚有陈氏母。
铜山郁嵯峨,其下原膴膴。
我思结茆舍,带经学农圃。
他日如买邻,定可连墙住。
颇闻君卜昏,我亦未有妇。
要如子柳子,各娶老农女。
东市买杯杓,西市买筐筥。
南市买绠缶,北市买甑釜。
生理能稍稍,来往办鸡黍。
两家如有子,男女互嫁娶。
从来不识面,便作平生语。
但缘臭味同,请君莫讶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饶次守》是宋代诗人谢薖创作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在了解《寄饶次守》时,需要明确其时代背景。《寄饶次守》创作于北宋时期(1091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经济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复杂,社会矛盾突出,许多士人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这种背景为谢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影响。

在分析《寄饶次守》的主题时,可以发现作者通过诗中的主人公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从乡村到城市的旅程,经历了从贫穷到富有的转变,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个体的无力感。谢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价值的坚守。

在探讨《寄饶次守》的艺术风格时,可以注意到诗歌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诗中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的细腻描绘,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同时,诗歌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体作品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染力。这些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也使得《寄饶次守》成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寄饶次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个体经历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